果殼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狀或塊狀、顆粒狀、蜂窩狀的無定形碳,也有排列規整的晶體碳。炭中除碳元素外,還包含兩類摻和物:一類是化學結合的元素,主要是氧和氫,這些元素是由于未完全炭化而殘留在炭中,或者在過程中,外來的非碳元素與炭表面化學結合;另一類摻和物是灰分,它是炭的無機部分,灰分在碳中易造成二次污染。
以碳纖維廢氣回收裝置中典型的三箱吸附裝置為例,分析其設備組成、工藝流程及技術特點。
設備組成:
吸附設備由引風風機、表冷器、過濾器、吸附器、分層槽等組成,整個系統的運行由PLC程序控制,自動切換吸附器,使之交替進行吸附、解吸和干燥工藝過程的操作。
工藝流程:
揮發性氣體先經過一定的前處理裝置,再經過濾器進一步去除尾氣中的雜質,以保證這些雜質不占用碳纖維的孔隙,影響碳纖維的吸附效率和使用壽命;過濾后的尾氣經風機引入吸附設備。
吸附了一定數量溶劑的碳纖維,用飽和水蒸汽進行解吸,解吸完成后將通過過濾的外界空氣送入吸附器由風機進行干燥,使碳纖維床層冷 并去除殘留的蒸汽,使碳纖維保持較高的吸附效率。干燥好的吸附器進入下一工作程序循環進行吸附。
解吸出的含物的混合蒸汽進入冷凝器中進行 冷凝,冷凝液再經板式冷凝器冷 ,經過冷凝的物和冷凝水進入分層槽,經重力分層,上層的物自動溢流至儲槽,然后經輸送泵送到吸附回收設備;下層的冷凝水排入廢水處理系統。
炭在水處理中越來越受到重視。但是,由于普通炭存在灰分高、孔容小、微孔分布過寬、比表面積小和吸附選擇性能差等特點,加上其表面 團及電化學性質的一些限 ,使其對污染物的吸附去除作用有限,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要求。因此,有必要對其結構和性質進行改性,以增加其吸附能力,污染壓力。目前,改性炭材料被廣泛用于污水處理領域,在水環境污染治理方面越來越顯示出其誘人的美好前景